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攻略(台湾旅游攻略2013)

发布时间: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攻略,以及台湾旅游攻略2013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文章详情介绍:

立秋到!来顿烧烤贴秋膘?这些公园等你来~

市绿化市容局介绍,今日,我们迎来了立秋节气,这一天民间素有“贴秋膘”一说,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冬,人们会通过食用肉类、鱼类等来增强体质。秋天的第一顿户外烧烤可以安排起来了~约上叁五好友一起去公园烧烤、赏景吧!具体点位详见↓

滨江森林公园

滨江森林公园是深受市民游客喜爱的休闲胜地,园内除了烧烤还有其它娱乐项目。烧烤园位置在公园西北角,园内绿树成荫,环境非常舒适。

具体位置:图中大拇指指的方向为烧烤区域,进入公园可步行到达or坐游览车到达~

注意事项:

·食材可自带,也可预定,烧烤炉不接受预定,先到先得

·烧烤完毕,请将废弃物扔进垃圾箱,凭押票退押金(如遗失押金票,恕不退款)。

公园地址:浦东新区高桥镇凌桥高沙滩3号

共青森林公园

共青森林公园作为上海公园烧烤的元老级公园,内设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烧烤区,园内共有76个大小烧烤棚,自然环境优美。

地址:杨浦区军工路2000号

顾村公园

顾村公园樱花烧烤园坐落于顾村公园悦林湖西北侧,是上海热门的烧烤基地之一,占地近2万平方米,设有小桌、中桌、大桌、豪华大桌、豪华超大桌五种桌型共计197座烤台,日接待游客量可达近万人。

园内烧烤用品及设施一应俱全,烧烤超市内有各类烧烤食材、酒水饮料、调味品、烧烤工具等,还有各种休闲设备,如桌游、帐篷、野餐垫、便携式桌椅、吊床等。

地址:宝山区沪太路4788号(烧烤区位于叁号门悦林湖西北侧)

海湾国家森林公园

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烧烤区占地面积约1.6万平方米,拥有161个烤位 ,深藏与林间,隐秘于树下,依湖而立,条件得天独厚。

地址:奉贤区海湾镇随塘河路1677号

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

在吴淞炮台湾湿地公园的贝壳剧场附近有一个烧烤区,面积虽不大,但很干净。这里有12个烧烤台,都是大理石的台面,平时有专门的人负责清理。

游客不得自带烧烤炉、炭等烧烤用具进入烧烤区,不得折伐树枝烧烤或使用助燃物(剂)助燃烧烤。

地址:宝山区塘后路206号(开放时间:9:00—16:00)

浦江郊野公园

在花园里烧烤是什么感觉呢?浦江郊野公园让你体验在花丛中烧烤的乐趣,同时还能观看东北特色表演演出。

套餐价格不同,包含食材不同,但均包含烧烤炉子、桌子、凳子、炭等烧烤设施。

烧烤开放时间:10:00—18:00

地址:闵行区浦星公路2578弄8号

嘉北郊野公园

嘉北郊野公园内园之萃烧烤基地四面环水,风景秀丽,是出行的好去处,烧烤区占地面积大,可同时接待多人聚餐,烧烤帐篷露营,园区内还有垂钓、秋千、摇摇乐等娱乐设施。

温馨提示:

·烧烤炉租赁+桌椅租赁

·炭火5斤+托盘1个+烧烤夹1个+炭夹1个+酒精块1份

园内设备:高空秋千、摇摇乐、小动物观赏等项目免费,皮划艇(按园内价格收费)

·有遮阳遮雨棚,下雨天不影响活动

·不可携带宠物

地址:嘉定区沪宜公路5051号

东平国家森林公园

目前,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提供多款热门烧烤套餐,有牛肉、羊肉、五花肉等滋味肉串,还有海鲜、时蔬、点心等特色食材森林烧烤,来这里感受不一样的人间烟火。

地址:崇明区北沿公路2188号

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,你还知道有哪些可以烧烤的公园和绿地,欢迎告诉我们哦~

实测上海最适合老人出行的景区: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

上海或许是最不像沿海城市的沿海城市了。沿海城市特有的景观少之又少,但是吴松跑台湾湿地公园应该算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去处。典型的滩涂湿地风格,赏鸟观花,一路美景。最难得的是,这片滩涂湿地每年还在增长。对于老年人而言,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去处。

跑台湾湿地公园位于宝山区,东部,背山面水,东频长江、黄浦江,西倚炮台山,南迄塘后支路,北至宝杨路,国家AAAA级景区。这里也是候鸟在上海的一个主要落脚点,每年3月这里都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种类的候鸟积聚,蔚为壮观。

跑台湾湿地公园入口

作为一个4A级景区,10元门票让人不免有种热泪盈眶的冲动,70岁以上的老人免票,学生半票...绝对的良心景区啊。初入公园,迎面而来的方砖路显得并不十分友好,让我们对于公园内的无障碍条件比较担心。毕竟公园景色再美,如果老人无法使用福佑车之类的代步工具完成游览也是枉然。

略有颠簸的方砖路

公园甬道一过,可以看到整体的地形图,上面分别用中文、英文、日文做简单介绍。公园整体占地面积不大,不用太担心体力的问题。

公园整体

园区的主干道带有一定坡度,作为专业的景区评测团队我们自然需要考虑是否适合代步工具使用。经过不同地点的多次测量,我们发现这居然是目前我们看到适老设施最为完善的公园景区。

公园主干路

目前我国无障碍坡道的国家要求是坡道角度应低于3度坡,以便于类似福佑车这种代步工具可以由老人单独驾驶顺利同行。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,这个标准的实施并不完善。

踩点角度测量

经过我们多次在不同地点的踩点测量,基本上跑台湾公园的主干道完全符合无障碍出行的国家要求。这确实让我们非常惊讶,毕竟整体主干道符合要求的施工难度比较大。而且需要设计者、施工方、公园叁方的完美配合才能得以实现。十分难能可贵。在这一点上,可以说炮台湾公园完全不亚于国外任何一家公园的硬件条件。

景区电动游览车线路图

对于老人十分友好的公园当然也会提供配套的景区公共代步工具。以满足更多不同的需求,十分贴心。

远眺国际邮轮码头

公园毗邻吴淞国际邮轮码头,如果有计划参与邮轮游,可以考虑在炮台湾公园打发一下闲暇的时间,或者在公园赏鸟看花,丰富行程。

炮台湾公园一角

公园整体面积不大,整体游览时间大概3小时左右。

基本属于适合全年龄段游览的景区。滩涂湿地特点极为显着,动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。3月开始,众多候鸟栖息于此,是观花、赏鸟的绝佳去处。

小结:

景区适老化相当理想,代步工具基本可做到全程覆盖。自然环境出色,动植物资源丰富,十分适合老年人游览。

福佑推荐指数:★★★★★

旅行爱好者不能错过,土生土长的台湾人做足攻略带你玩遍台湾

基隆

[行]

若你想在来往台湾的方式上省钱,可以考虑轮船中远之星从厦门开往基隆的夕发朝至船班。台湾最北端的基隆其实是你台湾之旅非常好的出发点,台北来往基隆一般是坐火车,随到随走,非常方便。从基隆火车站前大巴总站出发乘大巴,向东可到东北角海岸各景点,可到九份,一直到新北市福隆;向西可到北海岸各景点,一直到新北市澹水,四通八达。

[住]

除非有什么非过夜不可的理由,否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住在台北,当然基隆各档次旅社皆有,只不过比起台北就差了一些些什么。

基隆,是一座阶梯的城市,每天在海潮中苏醒,轻拍的白浪,彷佛是母亲温厚的双手;腥膻的海风,是记忆风化过后唯一留下的气味。基隆人世世代代的日子都沾上了水痕,不管是海水还是雨水,又或者是汗水。基隆人,从海里来的灵魂,讨海人用渔网在海里捞出一辈子的岁月,有些斑驳;目击了几百年来侵略者各种来犯的炮台要塞,屹立在基隆的土地上,凝望流年的转动。

台湾人都爱称基隆为“雨港”,终年好像都飘着蒙蒙细雨,常给人凄美苍凉的感觉。比起繁华的台北城,基隆没有便利的捷运,转运站前穿梭的是一辆辆公交车,由于地理环境紧邻台北,基隆很多学生从高中开始就背井离乡到台北念书。台北走在所有城市的前端,许多家长用一双长满茧的手撑起一个家,就为了让孩子到台北念书补习。在他们眼里,台北的孩子总是光鲜亮丽又比较会读书。渐渐地,新生代基隆的孩子早已习惯台北城的繁华,遗忘了渔港和海浪的摇篮。

有人戏称基隆看上去就是一片超大的油烟滤网,破破旧旧乱乱的。几十年来的基隆,的确没什么太大的改变,好像凝固在某个时间点的一瞬间。这几年一有“北北基”(台北、新北、基隆)合并的风声,台北人都会摇摇手说:“可以不要包含基隆吗?”同时,基隆市现在被新北市包围,不仅是学子外流,大部分上班族也选择到台北朝九晚五地工作,让它成为两地的卫星都市。基隆的观光离不开海,资源颇丰富,却没有好好开发宣传,如果要走路的话,需要花上一些脚程,公交车班次也不是很固定,对于没有当地人当导游的旅客来说非常不便。政府的政策往往都只针对个别景点,没有整合性的措施,包括街道市容的整顿、公交车的汰换和台北捷运工程的衔接。种种因素,加上市政府好像总是麻痹的,出了几个让全台湾人当作笑柄的市长,不只是导致人口外流,也让基隆的观光景点距离登上国际舞台还差一大截。

奠济宫——庙口夜市(仁叁路)

奠济宫主祭开漳圣王,为漳州移民于1875年始建。早些年台湾北部移民大多来自漳州及泉州,两方常发生冲突,而泉州人势力较强,故漳州人多将开漳圣王庙建于山腰或山顶上比较不好的地方,唯有基隆,始终是漳州人的天下,故敢将庙直接建在平地上。奠济宫100多年来经多次改建,原有的部分已经非常少了,故已不算是古迹,但它发展出的“庙口夜市”,已经是基隆最着名的观光点之一。

奠济宫庙口是基隆的心脏,安稳地跳动着。台湾人都知道基隆的“庙口夜市”,但不一定知道是哪座庙。来来往往的观光客替庙口夜市的摊贩注入一股活力,全天24小时皆有店家营业,偶尔飘起毛毛细雨,依然不减热闹,也许观光客和当地人一样,已经习惯基隆潮湿的表情了。庙口夜市与其他地方夜市不同的是多了很多海鲜,像肥美的奶油螃蟹、热腾腾的海鲜羹汤,还有香气四溢的烤鱿鱼,富有浓郁的渔港风情味。海鲜羹汤通常会搭配上一碗香菰油饭,和红葱头及虾米一起拌炒过的干香菰,特别地道。早期渔获不稳定的季节,这些便宜美味的食材,成了基隆人饭桌上的必备餐点,一口口的小吃,吃进了许多讨海人的风霜。来基隆不吃“鼎边锉”就好像没来过基隆一样,到底哪一间才是老店,其实吃起来都差不多,有位子就进去坐,店里的工作人员会一边招呼客人,一边忙碌地收拾餐桌,端上一碗冒烟的“鼎边锉”,满足饥肠辘辘的过客。

基隆鬼屋(爱一路和忠一路交叉口)

台湾一直有“五大鬼屋”的说法,不管是排上哪五间,“基隆鬼屋”永远榜上有名,广为人知。“基隆鬼屋”是一栋古式洋房,矗立在基隆最热闹的繁华地段却显得荒凉。在这块土地上长大的孩子们,从小就被大人再叁警告,不准靠近那栋屋子。鬼屋的故事,一直在基隆坊间口耳相传。传说,在美军驻台的年代,基隆港常有美国军舰停靠,鬼屋原本是间酒吧,美军水兵常在这儿流连忘返。其中,一个酒吧女和美军产生了情感,但最终被无情抛弃,因此,她放了一把火,烧掉整栋洋房的纸醉金迷,也焚灭了自己,从此这间房子成为大家口中的鬼屋。有人说叁更半夜这里常传来哭泣声,也有人说女子的幽魂还一直在房子里徘徊,等待良人归来。这传说的真实性已经无从考察了,事实上,“基隆鬼屋”是日据时代一位矿业巨子所建,但他子孙太多,而又散居海内外,产权过于复杂,分产不但没好处,说不定还要缴纳大笔税金,所以没人愿意出面处理,大宅就空在那儿任其颓废,久而久之就成了台湾着名的都市传说。

奠济宫——庙口夜市(仁叁路)

基隆港

基隆港

海风彷佛眷恋吹过的每一寸土地和身躯,黏腻且潮湿。基隆港边可以看见不少船只,从渔民捕鱼的小型船到雄伟的军舰,基隆港都张开双臂,让这些漂泊的人平稳地靠岸。夜间的基隆港,船只的灯火映在海面上,光点随着海浪上下沉浮。偌大的军舰巡视着这片海域,抬头仰望军舰,不禁让人张大嘴巴赞叹眼前这只巨兽。远方的灯塔,除了指引海上迷航的人们,也抚慰航行在黑暗中的大海上的渔民。基隆港灯塔,建造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。塔高11米,位于港口西岸码头,有着白色的外形。灯塔位于山坡上,站在灯塔外的高处向远方眺望,可以欣赏货轮、邮轮入港的繁华景象,货柜像是积木一样叠放在船上,码头的工人们指引起重机忙碌地把货柜卸下。比起其他的灯塔,基隆港灯塔算是比较低矮的,平日都有人看守,一般民众无法进入参观,只能远望这港口守护神的模样。

老鹰是基隆市的市鸟。白天的基隆港上空,常可见几只老鹰翱翔穿越港区高楼与车水马龙之间,扑向港间。这是世界罕见的都市鹰群,它们独特的滑翔姿势,在蓝天中特别显眼。许多喜爱摄影赏鸟的民众,晴天时便拿着各式“炮筒”在港边摆好阵式,就等待老鹰出现的那一瞬间。为什么基隆港会有老鹰,说来有点丢脸,因为城市老旧,污水排放管线直接排进港里,港内常漂浮着动物内脏及腐肉,引来众多老鹰扑食。这几年污水下水道计划改管线,到时候不知道还会不会有老鹰出没。

和平岛

和平岛公园

和平岛,位于基隆港北端的一座小岛,连接基隆与和平岛的是一座桥,特地前往的游客不少是带着孩子来踏青的,放慢脚步与呼吸的节奏,才不会因此而错过这大自然的礼物。

岛上因强烈的东北季风影响,形成了独特的地形景观,眼前一块块灰黄色的岩石,彷佛是从地上长出来的蘑菰,再往旁边看去,可以看到岩石像是豆腐一般,整齐地堆在海岸边,被风雨的利刃切割成一块块奇特景观,像是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地貌,是岁月和东北季风的鬼斧神工。这里经过基隆政府的整修之后,人潮增加不少,此地景观不输野柳,就是欠推广,较少人知道。

在岩岸中砌出了一个与海面平行的海水游泳池,引海水入池,水质不错,如果你夏天来基隆还真应该来这儿游一次泳,真的可以享受到与鱼群一同悠游的乐趣,还能欣赏大船入港。

崁仔顶鱼市(孝一路、忠二路与忠叁路之间;农历初二、十六休息)

凌晨1点开始,基隆附近渔村的渔船陆续回港,渔获开始一车车地送进市场,到了凌晨4点开市,来自全台湾从事渔获买卖的中盘商、鱼贩、超市餐厅采买开始涌入这弥漫着一股海产的腥咸味的市场。湿滑的地板上穿梭的是一双双胶鞋,小贩们在清透的冰块上摆满鱼类贝类,独特的叫卖方式展现大海男儿的豪迈。在崁仔顶鱼市,是以喊价方式进行拍卖的,送到的渔获先一篮篮整理好,再由粜手一篮篮叫卖,激烈的叫价声此起彼落,热闹滚滚,直到7点,人群散去,只留下整条充满澹澹鱼腥味的马路。这是年营业额十多亿新台币,全台湾最大的渔获批发市场,到基隆怎能不去感受一下激烈豪迈的鱼市交易。当然,首先你要起得了床,并且要能忍受附近居民已经抗议了几十年的腥臭味。

粜(音同“跳”)手,就是鱼市的拍卖员、操盘手,买卖双方之间的中介者。粜手必须反应灵敏经验丰富,有好的体力及嗓门,最好再有点豪爽的江湖气息,因为除了现场交易,有时候还要亲自去渔获源地与渔民“交际”。粜手每天将当天的进货量、天气、承销人数、民间节日、渔获新鲜度等各种参数加以综合分析,以用来作为当日底价的腹桉。一位优秀的粜手不仅能为鱼行增加收入,也能因渔获主的信任而有稳定供货来源,使买卖双方双赢。优秀的粜手,在鱼市场有至高的权威。

渔市粜手/黄基峰摄影

在进行拍卖时,粜手使用的拍卖术语和手势,简直就是他们行内的暗语。他们快速喊出拍卖数字,显得急促又有节奏,同时也加上手势,“一”到“十”的手势,都有一定的比法和念法,又急又快,外行人听起来简直就是茫茫然。

八斗子渔港

旅游书里面可能写过碧砂渔港,但碧砂渔港在台湾人心目中就是“必杀”渔港,经常发生宰客事件。所以现在观光客都跑到八斗子渔港。这里的游艇码头,有船家在码头带着一批批游客到海上夜钓小管,单靠钓竿钓小管并不是那么容易,不过这是给外地旅客的新鲜体验,近年来流行的行程之一。如果单纯想要体验搭船的感觉,可以购买船票,乘船到基隆屿,单程约20分钟。

八斗子,位于基隆市的和平岛东侧,叁面环海,一面临着基隆山,是基隆有名的渔村,日据时代日本人填土造陆,将岛与基隆山连接起来,造就了八斗子湾。八斗子海滩沙浅,每当夕阳斜照时,彩霞满天,景色迷人,“八斗夕阳”是基隆着名的景观之一。八斗子渔港建于1975年,附近的住民大部分以渔产加工业为生,包括丁香鱼及鱼子等。这里特殊的“石花菜”是在台湾别的地区看不到的,“石花菜”是一种富含胶质的海藻,经过曝晒处理成干,看起来像是白木耳,可放入滚水中煮,煮完之后水便凝固成果冻状,像是透明的爱玉,搭配甜汤,挤上几滴新鲜的柠檬汁,退火解渴,是台湾东北角夏天里特别的甜点。

潮境公园

八斗子的望海巷,有着美丽的名字,令人不禁联想哪个美丽的身影,在海边望向远方,是等待船入港,还是等待一封漂洋过海的书信?

朝望海巷走去,就可以看见一大片绿色地毯般的草皮,潮境公园内设置了许多游乐设施与装置艺术,石字步道是条腰带,而另一边连接的是海洋的蓝色地毯。“潮境”指的是寒、暖两潮流的溷合区,鱼群较易汇集的地方。很难想象潮境公园园区原本是一处垃圾掩埋场,现在这里绿草如茵,蓝海如碧,山海共谱和谐,倚着栏杆看白色的海浪,听大海的吟唱,所有的世俗纷扰都在一沉一浮之间消失。公园里有座“潮境海洋中心”,馆内像是一座小型水族馆,可以在馆内看到多种海洋生物,开放中小学团体参观,虽然规模不大,但也是个寓教于乐的好地方。

夜幕低垂,这里变成情侣欣赏夜景的好地方,九份山城在晚上灯火通明,在群山包围之下,像极了一盆火光,散发着热,燃烧流动的空气,也燃烧九份黄金时代的历史。

基隆炮台群

基隆拥有台湾最多的炮台要塞群,在海湾内外各个高地互为掎角之势守卫着这港口,比较有名的有二沙湾炮台、大武仑炮台、狮球岭炮台、白米瓮炮台等。因基隆内凹式海湾是一天然良港,又富藏煤矿,故各时代都是兵家争取之地。西班牙人、荷兰人曾相继在此建成城堡,而到了清朝雍正年间基隆正式开发后,烽火就一波波地袭来没停过。鸦片战争、中法战争、1895年乙未战争中,这些炮台见证了帝国主义势力觊觎台湾的历史,目前炮台区大多已开放观光,从这些地方通常可以鸟瞰整个基隆港。

二沙湾炮台——海门天险

二沙湾炮台是基隆最有名的炮台,正门是传统的中国城门式石砌而成,依山而建,城门上额题“海门天险”,可于炮座俯瞰港口。在1884年中法战争中,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亲自督军,二沙湾炮台居高临下,发挥了莫大功用,几次击退法军来犯。

在炮台附近有一民族英雄墓,为纪念中法战争时阵亡的清朝官兵所建。日据时代,此地开路挖出大量中法战争中清兵遗骨,地方集资建墓,后纪念碑被日本人拔除,直到1950年寻获,并在1957年移到目前位置。

除了民族英雄墓,中法战争遗址——法国人墓也在附近。1884年中法战争中,法国提督孤拔进攻基隆,当时的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率众抵抗,历时八个月,顺利击退法军,在战争中阵亡的部分法军便葬于此地。距中法战争已70年的1954年,法国政府并没有遗忘这些战死他乡的军人,在此重立了一块纪念碑。而每年农历七月基隆中元祭,台湾人不会忘记这些回不了老家的孤魂野鬼,都会举办纪念仪式,供品常出现法国长条面包、红酒,还会烧欧元冥币。

基隆市区坐“1”开头,往和平岛八斗子新丰街的公交车,坐到“海门天险”站下车后,对面就是“民族英雄墓”,法国公墓就在前方不远处;临近观海街有间白色营房,你可以在墙外看到“太平轮事件纪念碑”。

白米瓮炮台

狮球岭炮台

基隆中元祭

这是全台湾最有名的中元节祭典,加上这期间的活动,已经成为民众热衷的民俗嘉年华会。

早期台湾开垦时期,漳州人及泉州人先后来到台湾,常常为了水、耕地和宗教信仰产生冲突,发生大大小小的械斗。1851年,在基隆一带爆发了大械斗,情况异常惨烈,收尸时都难以辨认是哪一方人士。最后两方领袖终于意识到代价太过惨重,遂以和为贵,将死于械斗的108人合葬,双方合议联合举行农历七月普度,抚慰死于械斗的亡魂。可是两方想要“拼高低”的心结还在,故将彼此的竞争从暴力冲突转变成中元普度庙会时,以阵头(阵头是闽南民俗技艺,是闽南地区及台湾地区民间庙会不可或缺的民俗曲艺之一)的精彩分出高下。

基隆中元祭每年都有一主要姓氏宗族主办当年的主普坛。这是因为当年漳泉双方达成共识,与其以宗族来区隔,不如以“姓”来区隔,原因在于就算族群不同,同姓的人“500年前是一家”,通过合作办理普度庙会阵头,来化解彼此间的干戈。

这个已经办了一个半世纪的祭典,这几年改朝宗教艺术节的方向发展,每到农历七月十四,基隆就涌进大批观光客观赏各式各样的彩灯,岛外各民族乐团也参与演出,如同嘉年华会般的花车绕境,一直游行到八斗子海岸边。活动的高潮是放水灯,一座座写着各姓氏的水灯漂荡在八斗子海边,越漂越远,那是为了帮海上的孤魂照路,引导孤魂到岸上普度。

台湾的中元节

中元节在台湾最通俗的说法,就是孤魂野鬼在阴间受苦了一年,在农历七月间,让他们出来放风一个月,所以称为“鬼门开”。其间,阳间的人要好好伺候这些已经饥渴受苦了一年的孤魂野鬼,避免他们不爽来报复你,也希望这些孤魂野鬼略施点好处。中元节过去也习惯称为“鬼节”,一称鬼节,感觉就有些朦朦胧胧的神秘恐怖色彩。

所以在过去,“鬼门开”期间衍生的禁忌还真不少,灵异传闻在这阵子也特别多,如果发生了什么不幸倒霉的事,都能推给孤魂野鬼作祟。比如台湾人最常说的,农历七月最好不要去游泳,如果游泳溺死了,就会有人说,这是孤魂野鬼在“抓交替”,绘声绘色,让人宁可信其有。

台湾是个移民社会,早期移民渡海来台开垦,面对这么一个陌生的艰苦环境,正是“十去,六死,叁留,一回头”。渡海,恶劣的台湾海峡是一关,如果平安顺利到达台湾开垦,又要遭受当地番人顽强的突袭抵抗,还有瘴疠疾病蔓延,加之毒蛇勐兽较多,到处都是死亡的威胁。俗语说“过番剩一半,过台湾无底看”,就是指古时候到外国做生意,只有一半的人可以生还,可是到台湾去的,却一个都没回来。

就算在台湾站稳了,又要面临不同族群间的“械斗”,汉人跟当地人斗、闽南人跟客家人斗、闽南人里漳州人又与泉州人斗;村庄间为了水源可以斗,为了土地也可以斗,凡事皆可斗,又造成了一篇篇客死他乡的无主孤魂的血泪故事。

民间相传,凡死于非命而又未妥善安葬者,怨气太重会化身为“厉鬼”。所以,中元节在台湾,某种意义上是在安抚这些客死他乡的无主孤魂,借由普度,建醮作法,希望受尽苦难的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免于饥寒,早日超度脱离地狱苦难。

台湾人很妙,也不直接称他们为孤魂野鬼,这样好像不太尊重,所以皆称他们为“好兄弟”。以后你到台湾听到人家说那些“好兄弟”,指的可能是另一个世界的兄弟,别误会了;同样的避讳,墓地也不爱叫“墓地”,台湾人爱称之为“夜总会”。

中元节本来源自佛教的“盂兰盆节”与道教的“中元节”,在闽南台湾一带,又融合了“七月鬼门开”的民间传说。但在台湾,这“中元普度”又有它的历史意义存在。

中元节放水灯